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新建筑也不斷出現。然而現代的建筑和構筑物大多都是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作為主體,由于材料的耐久性不足,裂縫、剝離、剝落、蜂窩、漏水、鋼筋外露、鋼筋銹蝕等問題時有發生。
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劣化造成的。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劣性混凝土的某些成分發生會反應變性、溶解析出、結晶膨脹及基體開裂等,從而造成混凝士性能的下降。
那么,如何提升混凝土性能?始于美國的科洛防水劑(永凝液DPS)以“以水防水”的解決方案使以上問題得以徹底解決,同時也為中國防水市場掀起一場新革命。
科洛防水劑屬于剛性防水材料,具有與混凝土結構相融的特性??坡迦畼訚B透結晶材料中的活性化學物質以水為載體,隨著水對混凝土結構孔隙進行滲透,被流滲到混凝土結構內部孔縫中,硅酸鈣與水泥水化反應過程中析出的Ca(OH)2與硅酸鈣交互反應,形成了不溶于水的枝蔓狀纖維結晶物,在混凝土結構內部吸水膨脹,使結構中的毛細孔縫得到充盈密實。
科洛防水劑不僅可以在短時間內能夠對混凝土形成良好的防水性能,而且隨著時間(一般為1一7d)的推移,結晶量的逐步遞增,科洛防水劑還會進一步增強結構整體的抗滲能力,并提高混凝土結構的致密性,進而長久阻止侵蝕性物質的腐蝕。
“以水治水”,科洛防水劑作為混凝土優良的保護劑,自2017年被引入中國市場以來,贏得了市場的贊譽,同時也得到了更多的應用,有效提升了我國建筑的防水性能與壽命。
科洛防水劑(永凝液DPS)由美國化學家霍爾發明于1899年,早在20世紀20年代便開始在美國使用。在第二次大戰中,科洛防水劑曾大面積的使用于地下的軍事掩體中,其優異的防水防潮作用被認可。
柏林于1931年被國際奧委會再度選為193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主辦城市,為此,納粹德國政府在德意志體育場的原址上新建奧林匹克體育場,建筑物一半的結構建于地面以下12米,而地下防水材料使用了世界上較先進的防水材料——科洛防水劑(永凝液DPS)。
建于1948年的美國洛杉磯國際機場曾于1992年進行整修。整建工程于 1997年完工,混凝土路基及屋面均采用了科洛防水劑(永凝液DPS)。
美國 海軍陸戰隊博物館是專門為美國海軍陸戰隊修建的 博物館,其主要建筑包括120000平方英尺的博物館畫廊、劇場、辦公室的屋面、地下室、側墻都使用了科洛防水劑(永凝液DPS)。
德國柏林博物館、德國亞琛大教堂、美國帝國大廈、美國胡佛大廈等世界各地的標志性建筑業均不約而同地使用了科洛防水劑(永凝液DPS),施工面積額逾98億平方米,鑄就了其在國際上的崇高聲譽。
作為永凝液DPS防水劑的發明者,科洛憑借深層滲透結晶密封、非表面成膜,為現代建筑帶來可靠穩定的防水保護,因此也贏得了用戶和行業的集體青睞。